20161113

 

 

當年,大學指考填志願卡時,嘴巴說著:「我不要當老師!」

然後,天曉得在大學醫學院轉了一圈後,我修了教育學分,畢業後連醫院都沒踏進去,就一頭栽進了教育界,還非常樂在其中,只能說做人不能鐵齒。

 

人們總喜歡問我?你是老師啊!教哪一科啊?

我也總是理所當然地回答「特殊教育」;接著要繼續「簡.單.扼.要」的解釋著什麼是特殊教育,特殊教育分兩大類,資賦優異和身心障礙,而我教的是身心障礙,就是智能有問題、自閉症或是眼睛看不到的那種小孩。

 

此時,我都能預期的下一句:

「那要很有耐心耶!」

但是,我一直從來不覺得我是個有耐心的人。

而且我相信,很多特教人都不覺得自己是個有耐心的人。

 

在成為一個所謂的『正式教師』之前,我流浪很多年,流浪不少學校,曾經在幾個縣市流浪過,「流浪」不代表我真的在路邊當遊民,而是台灣文化對於有教師職照卻未具有正職教師資格的俗稱,因為是一年一聘,也就是所謂的代理教師,在A校教了一年後,如果A校沒有缺了,就必須再去B校任教,B校聘約到了,就可能必須再換至C校,根本就周遊列國現代版。

 

特殊教育的學生程度落差很大,為了「個別化」,達到適合每一位學生的需要,特教分了很多層次,

 

*普通班:有些特教生可以和普通學生一同學習,外人看不出他/她是特教生,甚至也幾乎不需要特教服務,僅需要特教諮詢或福利的服務,這樣的特殊生能力最好。

 

*資源班:大多時間都在普通班上課,有部分的時間抽離至資源班或到資源班上外加的課程,通常都是輕度障礙或學習障礙的特教生,特別一說,學習障礙的學生智力是OK的唷!資源班老師針對學生的需要排課,原則上每個學生的課表都不一樣,部分普通班課程,部分資源班課程,頗像大學的跑班,這些特教生大部分時間還是和普通生一起學習,融合在普通生中。

 

*特教班:位在普通學校,但特教生有獨立的一個班級,全部課程都是特教老師授課,障礙程度也相對較資源班重,雖然自成一班,但因為還是位在普通學校中,辦活動時還是可以和普通班進行融合。

 

*特教學校:全校都是特教學生,相對的全校也都是特教老師,程度幾乎都是重度和極重度的學生,大多數的學生在生活自理,食衣住行育樂通通需要他人協助,也是一般人走在路上最不會遇見的一群小孩。

 

*在家教育:顧名思義,小孩都在家裡,特教老師會安排時間至學生家中上課,但會在家的學生大多也都是極重度或是身體病弱的學生,能上課的學生並不多,但因為國民義務教育的關係,老師們都會去看看小孩,青魚就曾經帶過一個在家教育的學生,雖然已經畢業多年,但我跟學生和學生媽媽都還是聯繫著唷!

 

*床邊教學:一樣的字面解釋,但小孩大多在醫院裡,因爲生病或生理因素無法到校的特教生,老師們會到醫院的病床邊幫學生做點補救教學甚至是生命教育,但這群學生應該是已經不多的特教學生裡,最少數的一群。

 

我在繞了很大一圈,很多年後的我又回到了特教學校,在這之前我都是在資源班任教,我很習慣資源班的運作模式,很習慣資源班的學生,但那年,我考上了一間特教學校的正式教師,代表著我不需要再年年流浪,其實,我一點都不排斥特教學校,因為我是在特教學校愛上特殊教育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特殊教育 特教
    全站熱搜

    青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